
相關新聞
NEWS
三朵云、四個平臺、五張網……在貴州,感受“黔”行的力量
近日,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到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織金縣人民法院、仁懷市人民法院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就貴州法院智慧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
云上貴州,司法與科技碰撞出“智慧火花”
一個數據中心、兩套系統、三朵云、四個平臺、五張網,確立了貴州法院“12345”信息化發展總體框架,開辟了貴州法院信息化發展新未來,促進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疫情期間,智慧法院“大顯身手”,貴州全省法院上線795個網上云間法庭,網上立案1.46萬件,開庭1729次、調解8140件,電子送達1.42萬件,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停步”。
“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貴州法院對履行司法職能、審判賦能進行了很多探索。特別是疫情以來運用網絡辦案,便民服務措施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全國政協委員、貴州貴達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山建議,大力培養數字信息化和法律專業相結合的人才,促進信息化與審判工作的融合。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凌峰航空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劉忠認為,貴州三級法院依托大數據,讓貴州審判工作走在前沿,審判效率大幅度提升,為疫情期間開展網絡訴訟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代表、委員在遵義中院聽取工作情況介紹)
“貴州的智慧法院建設基本實現了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智能服務,推進審判體系現代化、網絡化、陽光化。”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錦州石化分公司加氫裂化車間工人高穎明表示,“貴州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設非常領先,希望這項工作繼續優化,向全方位智能輔助升級。”
近年來,依托貴州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發展優勢,貴州法院扎實推進技術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智慧服務、智慧審判、智慧執行和智慧管理”四個平臺,把人工智能作為審判工作現代化的大戰略、大引擎,庭審直播、庭審直播率等關鍵指標都位于全國前列,效果顯著。
“實現司法審判與先進科技有效融合,貴州法院是全國的一個樣板。”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張家界市委黨校教師童路雯高度肯定貴州智慧法院建設工作。
“我了解到貴陽市于2019年底率先運用政法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新技術,研制開通了貴陽‘政法大腦’,實現全市政法領域數據的共享和互聯互通。”全國政協委員、上??茖W院副院長曹阿民認為,這為政法大數據服務于治理現代化提供了一個先行試驗案例。
在推進智慧法院過程中,貴州法院利用大數據平臺,建成了“法官業績管理系統”“監督系統”“廉政風險防控系統”等,采取綜合案件數量、難易程度、辦案質效等大數據多元評價標準,科學量化法官工作業績,改變過去以法官辦案數量為主的單一評價模式,通過數據引導法官從“要我辦案”向“我要辦案”轉變。“監督系統”和“廉政風險防控系統”更是實現了案件過程預警提示、全程監督。讓大數據去管理大數據,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自身所蘊含的先進性與前沿性,為法院管理科學化提供有力支撐。
“民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于司法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中國正趕上了大數據蓬勃發展的好時機,抓住時機充分運用大數據為基層法官減負,是一條探索解決人案矛盾的新道路。”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謝資清說。
“疫情期間,貴州法院依托智慧法院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創新部黨支部書記、研發創新部營養研究高級經理史玉東建議,進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尤其是提升貧困地區群眾法治思維。
“貴州法院不僅勇做信息化建設的領跑者,解決人案矛盾工作的成績也非常突出。”全國人大代表、華潤雪花啤酒(朝陽)有限公司釀造車間主任張桂芹這樣評價,希望把貴州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
多元貴州,構建“一站式”解紛新格局
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民歌法庭”“美麗侗鄉法庭”積極融入社區鄉村、綜治網格等基層平安建設,“天眼法庭”“女子法庭”讓司法工作與村規民約、鄉風民俗有機結合,貴州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百花齊放。大力推廣繁簡分流和調解速裁,貴州87%以上的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速裁團隊,真正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正義就在身邊。
調研過程中,代表、委員們了解到,貴州各級法院都在訴訟服務中心引入了律師、心理咨詢師、郵政、銀行、擔保機構、公證等社會第三方力量,已有162個機構和社會組織入駐。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特色調解室800余個,在山區鄉村建設394個法庭和2039個法官工作站,為山區人民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
“我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信心與決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長吳健認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完美詮釋了人民法院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不但解決了老百姓的訴累,也有效降低了訴訟成本。
(代表、委員在織金法院旁聽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庭審)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需求。”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諾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制劑車間主任白亞琴這樣說。
“以訴源治理助推市域治理,狠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今年以來,遵義等地區新收民事案件同比呈現下降趨勢,貴州法院的‘一站式’建設工作成績喜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行業協會副會長樊慶峰對此表示充分肯定。
“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以及便利。”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志良認為,“一站式”建設提升了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人民群眾擁有“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湘能華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苗振林對記者說:“貴州法院‘一站式’建設覆蓋面很廣,除了高、中級法院,基層法院建設水平也較高。”
“在法院,每一個群眾都能感受到細心、暖心、貼心的服務。”全國人大代表、大慶油田第四采油廠第一油礦北三采油隊采油地質工孫雨飛為貴州法院工作點贊。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江天亮對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建議,加強工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運用平臺的能力。加強提煉成功經驗,并進行宣傳推廣,讓人民群眾自覺參與使用。
在調研織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時,代表、委員們對于特殊人群如何使用自助設備非常關注。法院工作人員對此作出解答:法院在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也保留了傳統方式,訴服中心有引導員會及時提供幫助,保證人民群眾都能得到更好的司法服務。
生態貴州,司法護航綠水青山
貴州法院以守護綠水青山的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兩山”理論,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
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貴州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一審案件3.8萬余件,審結3.3萬余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
“貴州法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為貴州的生態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管網管理處南站西工區班長韋年洲這樣說道。
“第一個專屬管轄環境案件的法庭,33個環境保護法庭,貴州法院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符宇航認為,貴州法院因地制宜,實現重點產業和生態環境同步發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為全國法院樹立了標桿。
在織金法院,代表、委員們旁聽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庭審,他們認為:司法保護,就是要讓民眾在懂法的基礎上樹立底線思維。
“懂法才能守法,貴州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做得很好。”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婁底市藝術館戲劇專干彭祁建議,可以通過小品等文藝表現形式將一些地方的真實案例編成作品展示出來,助力法治文化建設。
(代表、委員考察仁懷市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
在調研清鎮法院環境保護法庭、仁懷市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后,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藥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表示,貴州法院營造了很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既護航綠水青山,又護航企業發展。
“貴州法院的環保理念走在全國前列。”全國政協委員、貴州新基石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穎對貴州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貴州法院樹立了典范,值得其他省市學習。”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站長陳恩明對貴州法院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工作贊譽有加。
“貴州三級法院為踐行‘兩山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梁兵認為,“貴州模式”值得在全國推廣。(人民法院報)